2020年9月22日15:00,医疗器械学院临床工程技术专业迎新典礼暨新生专业教育在北苑400人报告厅隆重举行。医疗器械学院院长胡兆燕、党总支副书记吕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临床工程师严嘉伟,医疗器械学院临床工程技术专业教研室教师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辅导员们等出席。典礼由思政教研室刘一丹老师主持,20级临床工程技术专业全体新生到场参加。
典礼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主持人介绍了出席领导和嘉宾后,胡兆燕院长首先代表学院领导进行致辞。他着重介绍了学院院史、育人特色。学院秉承“校企医监研”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多维度医疗器械优势学科,以“产教融合、医工结合、国际合作”为特色,培养卓越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服务于临床医学和健康产业。胡院长表示学院十分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他与新生们分享学院发展取得一系列成果,并指明了未来建设方向。最后以校训“厚德至善、健行康民”勉励新生们,希望他们善于利用学院搭建的平台,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有朝一日能为中国现代医疗器械发展贡献力量。
专业主任陈正龙老师从培养目标、毕业去向、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等这六个方面对临床工程技术专业进行了生动地介绍。该专业的学习既要具备临床医学基础,又要掌握工学实践技能。陈主任以临床工作师岗位职责——ECMO手术为例,清晰地呈现了一名临床工程师的角色职责和工作内容,提醒新生们学习时需要注重医工结合,主攻临床设备的临床应用、维护、开发、管理。该专业特色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拓展医学院实习基地、国际知名医疗器械企业共建共享实验室、拓展海外实习基地等促进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提升,另有与日本大阪高校的合作办学项目,亚洲临床工程论坛等平台。
陈主任在详尽的专业介绍之后,又结合自身求学成长历程,对全体新生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第一,要做好四年规划。尽早明白自身生涯目标,细化学习任务,利用课余时间考出各类实用的证书;第二,扩大知识面,培养社会交际能力。通过积极融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学习,提升医学人文素养,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同时在不同的体验中,扩大自己的视野,培养社会适应与交往能力;第三,要转变学习观念、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大学与高中的学习环境大差异很大,希望新生们尽早适应大学生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着手打造硬核“简历”。身心健康是学习的基础,是未来从事健康事业的保障,陈主任叮嘱新生们践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严嘉伟临床工程师介绍临床工程师在医院中的工作内容及工作难点。在医院工作中,医生、护士、临床工程师三方通力合作,共同围绕患者开展治疗。除设备维护使用外,临床工程师的工作更多是指导医生护士正确使用医疗器械,以保证医疗器械正常工作满足病患的治疗需求。严学长强调,新生们应利用学校先进的硬件设备进行实操实践,以便将来能快速融入工作。他希望新生们要虚心求学,扎实锤炼,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更好地服务于健康医疗行业。
侯嘉峰同学代表新生发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她为最美逆行者的大义之举而感动不已,毅然报考了医疗类院校。时代赋予了青年一代更圣神的使命,当退去稚气,多一份坚定。她呼吁新生们正三观、笃德行、慎学业,以梦想为帆、逐梦启航。典礼尾声,侯嘉峰同学带领全体新生进行学风倡议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拉开了他们大学新生活的帷幕。(医疗器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