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在秋风送爽、硕果累累的金色九月,我们迎来了第36个教师节。9月10日下午,学校在北苑1号楼400人报告厅召开“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教师节大会,医疗器械学院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观看了大会,之后教师结合自身分享体会。
2020年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资助者林祥德老师讲到,“混杂着新冠疫情、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北斗5G等关键词,2020年注定成为不平凡的一年。特别是在医学院,教师们同样在以积极的心态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秉持立德树人、言传身教、潜心学问、自由学术,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在这特殊的第36个教师节,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不仅要以一颗丹心站在三尺讲台,专注科学研究,而且要乐于为学生传道解惑,在用爱心、努力和智慧塑造学生的同时,不忘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学理论和学术水平,期望桃李满天下”。
学院新进青年教师、校教师节大会新进教师入职宣誓环节参加者刘一丹老师分享到,“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学校召开的教师节大会让我感触颇深,对我意义非凡。在聆听和学习优秀先进教师的经验感悟后,对教育事业和学生工作拥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大会上的誓言仍回荡在耳畔,作为一名新入职的青年辅导员,与新时代学子一同新生,有压力的同时也倍感荣耀。如今的00后学子有着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梦想,他们思维前沿,眼界开阔,情感丰富,内心细腻。面对新时代的学生们我们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结合新时代学生特点积极探索学生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自身本领。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校教师节大会颁奖环节领奖者罗永刚老师讲到,“翻阅手中的表彰手册,一是震惊于学校各个部门获得的各种奖项与荣誉之多;二是感激于学校对教学工作持续不断地高投入,教、研、学各个方面齐头并进的高速发展势头越来越明显;三是感叹于我们的教师队伍在不断变化,新鲜血液不断加入。可以说过去五年来我校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一条有健康特色的当代应用型高校之路。教书育人与科技创新是我们这一代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和使命。我们将会坚持立德树人初心,甘为人师、恪守师道、不负时代、勇攀教学科研高峰。 学校在新学期中凝心聚力,求真务实,砥砺奋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将会把学校‘厚德至善,健行康民’的学校精神真正传授给学生,使之能够传承和弘扬,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立志服务于国家医疗健康产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与心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行业引领潜质的人类健康促进者。”
实训教工党支部沈丽蓉老师讲到,“观看完‘30同堂’薪火相传、金秋硕果满园飘香、乘风破浪再创辉煌三个篇章后,我受到很大的鼓舞,特别是在新进教师入职宣誓时,回想起12年前自己刚进校的情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自豪的同时又感觉自己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如何做好灵魂的工程师,一直是值得我要思考的。我应该珍惜现在的工作,更加认真的工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每个学生和同事”。
生医教工党支部陈永强老师讲到,“虽然没有到现场参加教师节庆祝大会,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激动的心情,尤其是各类获奖及先进名单的表彰环节,这些获奖者都是我们身边平时朝夕相处的同志,他们有校长奖获得者、有2019年江浙沪医学教育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更有2019年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得者,我深深的感受‘与优秀者同行,与奋斗者同进’的荣耀,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以他们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力争更大的进步”。
医临教工党支部卜庆锋老师讲到,“今天观看了学校举办的教师节庆祝大会,深有感触。一年以来,我们学校有很多优秀的老师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有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默默无闻踏实做事的管理者。我为学校有这样优秀的老师、积极上进的老师感到骄傲,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方向,对标自己,更应该踏踏实实,下真功夫,做好教学,提高科研,多出成果,教书育人,不断的提高自己,修炼本领,才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学生第一党支部李茜老师讲到,“年年复今日,岁岁又不同。又到一年教师节,身为教师我们收获学生们的感恩和祝福,我们也从心底感恩曾经培育我们的老教师。教师节于我而言,是品味幸福的时刻,更是我内化身份角色、对标成长的机会。观看完学校的教师节庆祝大会,我想,作为一名教师,虽岗位平凡,但事业神圣,铸魂育人关乎民族复兴大业,时刻警醒自己不断精进。大会上向优秀教师看齐,重温教师誓词。坚守信念,不忘初心,增长本领,弘扬德操,努力将文明传递”。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学校教师节庆祝大会的召开,不仅激励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而且使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医疗器械学院)